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最近時事有感

直接在網路上打文章很讓人憤怒的是,它一個重新整理就能把你的心血付諸東流!!!!(怒)

總之進入正題。

政府財政困難的問題從前幾年就開始發酵,直到去年年底終於邁入高峰,炒得沸沸揚揚。由於國家經濟沒有起色,老百姓的荷包一直瘦下去,物價迭起,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種種因素衝擊之下,為了解決國家支出過於龐大的問題,民意代表與社會輿論終於決定好好處理政府財務問題。

首先必須要嘉獎民意代表願意自砍新資福利,減少政府負擔的壯舉。(姑且不論這些人是真的自願為國家盡一份心力,還是為了博取美名) 能夠自願減少福利,這件事情值得推崇。

接下來就要提到被名嘴輿論激起對立,引發社會仇恨的軍公教薪資福利。軍公教人員在社會階層中無庸置疑屬於中產階級,藉由國家考試的錄用,他們的生活儘管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在經濟發達時,軍公教的薪水平均四萬;經濟不好時,他們的薪水平均還是四萬。

人民在憤怒時往往會失去全局視野。加上媒體炒作,在今日經濟如此慘淡的情況下,這些公務員的薪資福利都成為箭靶。他們的福利之好的確讓人眼紅,但這是長久下來的制度所造成,更不用說政府公務人員福利是為了做為社會企業的標竿、也是為了保持行政中立、不致使這些掌握社會資源的人貪污、敗壞社會風氣。

我們知道現代社會貪污事件層出不窮,不管是政務官的臨意識,或是前陣子營建署官員喝花酒事件,人是追求自利的,只要有利可圖,何人不想為之?但必須注意的是,這些到底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我相信公務人員理面總有理智、願意為國家社會服務的人,這些人接受國家法律的各種限制(例如著名的旋轉門條款),享有一些基本福利保障有什麼不對?更不用說,他們的生活品質也是代表國家臉面。(如果連公務人員都過得像甲級貧民,那這個國家不如滅亡算了)

為公務員辯護,不過是我看不慣現代媒體不斷將矛頭指向這些人員。不能因為社會經濟不好,就將這些人拿去開刀,甚至把他們跟社會勞工相提並論,我認為也是很奇怪的事情。畢竟這二者所需負擔的社會責任義務根本不同。

每每讀到新公共行政的概念,我都很認同公務人員的作為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我也見過很多真的抱有熱誠的公務人員。現在名嘴輿論不斷攻擊他們,造成社會對立,這到底是為了什麼?他們想把社會帶到什麼方向?

打開新聞看到的都是衝突、爭執,這個國家到底有什麼未來?我認為國家需要的是一些能內化自省的能力,而不是這些只會攻擊他人的名嘴。

當然政府精簡、裁撤掉不適任的公務人員是必須的,但是該如何做才是最好?絕不是齊頭式的做法能夠解決的。勞工希望和公務人員享有同等福利,這是社會平等普遍的共念,但是雙方的雇主並不相同,不是你一直要求公務員刪福利,你的薪水就會提高。最重要的應該是怎麼要求雇主提高薪水,這又回到經濟大環境不好的課題。

試想,公務人員的福利薪資取得遠比勞工困難。現在這種不分理智的要求刪剪裁撤,等到未來經濟好轉的一天,勞工們一個月能拿到十萬薪資,公務員卻因為此時的經濟危機而只能拿到三萬元。這些掌握社會資源的人難道不會憤怒?到時候肯定會出現更多社會亂象。

總之,我認為現在媒體新聞和輿論一直把焦點放在公務人員身上,實在是錯誤的做法。有那個時間經歷,為什麼不要糾集社會大眾(名嘴)的才能智力,仔細思考國家政府該怎麼做才能有效提振經濟?現在政府做不好,就要把制定政策的權力拿回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別再被各種社會亂象迷昏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