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讀後感】《美國眾神》尼爾蓋曼

一場大騙局。

截至今日為止,也看過不少尼爾蓋曼的書了。《好預兆》、《煙與鏡》、《墓園裡的男孩》等等,尼爾蓋曼的長篇故事真的很精采,環環相扣,你必須要到最後一刻才知道真相。

在真相面前,甚至讓人有種虔誠的感動。

看完《美國眾神》之後,感觸很深。我印象中《好預兆》跟《墓園裡的男孩》都曾經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明明不是什麼灑狗血的情節,但就在一切結束、塵埃落定之際,讓人有種雨過天青,想哭的衝動。

真的很棒。

《煙與鏡》則算是讓人比較苦惱的作品。短篇集中收錄了許多尼爾蓋曼有過的天馬行空的想法,當這些想法混雜在一起,實在讓人吃不消。當然,作為短篇他們都是精采的,只是很難讓人進入、既而思索。有種找不到入口的困難感。

尼爾蓋曼被喻為當代奇幻大師,當之無愧。如果說看完上述的其他作品還沒什麼感覺的話,看過《美國眾神》後,我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

故事的主角影子,從牢裡出獄的那一刻起,就被牽扯進一場大風暴──來自他父親的手筆。這些事情必須等到故事的最後才會知曉,尼爾蓋曼的手法精妙,讓你跟著影子一樣搞不清楚狀況,不知不覺得受到命運牽引而前進,儘管跌跌撞撞,卻仍是前進。

每次看到這些大作家的書,總是有種羞愧感。知識量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美國眾神》中用了大量的北歐神話、埃及神話、印度神話、甚至是我完全不知道的故事,他把所有的元素雜揉在一起,塑造出一塊大熔爐,一個不歡迎神的土地──美國。現實的美國也是如此混亂,後現代式的隱喻穿插在字裡行間,儘管看得辛苦,卻能在偶然的靈光一閃中找到樂趣。

實在是非常佩服這種書寫的能力。

我一直想要學習這種看似跳脫,實則在掌控中的手法,可惜功力不足。若是不小心跳了一句,我想我實在太有可能就此跑野馬跑到雲深不知處。唯有多多充實自己,期盼日後能有機會達到這種境界。

《美國眾神》帶給我的啟示實在是多。像這樣的書,多讀個三五次,肯定每次都能有新的發現吧!

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讀後感】《洛臨》、《魔法養成攻略》凌舞水袖

這兩部作品,大體來說都屬於網遊。
之所以擺在一起討論,是因為這兩部算是同一個世界觀的前後作(雖說完全可以分開看。)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魔法養成的,主要原因嘛,
一、比《洛臨》還早看
二、作者的文筆較為成熟
三、題材新穎

真要列舉的話,其實還有很多原因(包括劇情、節奏之類的),在此就不多說。

《洛臨》算是一部蠻能看出作者成長軌跡的作品,
一開始的筆法較不熟練,文句間有拖沓感,不易使讀者進入劇情。此外,也能看出作者刻意操作劇情的痕跡,所以閱讀時容易有不耐煩的感覺。
不過中後期之後,這種情況就少很多。
作者的節奏掌握熟練,人物性格也更為明確具體,而且小說劇情也比前段有趣、深入人心。

如果說《洛臨》這部作品一開始只有兩顆星的話,到後期我認為有四顆星的價值。

這部作品的收尾收得很好,伏筆都有拉扯說明,這樣很好,看完之後有種滿足感。
我個人認為這部作品的敗筆在於,它受到言情小說影響太深。

這也是我一開始覺得《洛臨》只有兩顆星的原因。

其實我也是挺喜歡看言情小說的,只是言情小說有個老套的劇情公式、甚至文句格式,看多了實在讓人膩味。從前後期的差距來看,我猜作者前期真的受言情小說荼毒甚深,明明是網遊文,偏偏讓人有種言情廉價感,這其實挺糟糕的。

後期則是漸入佳境,不知不覺間那種老套狗血的模式不見了,可以看出作者也有在努力。所以看到後來也覺得蠻開心的。

至於《魔法養成攻略》,我覺得有四顆星的價值。

結網遊、重生、穿越三者為一體,真的是很有趣的想法。而且世界觀彼此契合,是一部讓人看了會很開心的作品。

沒什麼太大的缺點。

相較《洛臨》的言情梗太多,魔法養成反而有太少的嫌疑。

居然一直到最後才開女主的感情線!!我想看酥跟伽路菲勒談戀愛啊!!在此批評作者矯枉過正!!(大怒)

除非一直開到最後,否則這部作品的CP也太多!隨便誰誰都能湊成一對!作者你學壞了(痛哭)

前面說過我是先看《魔法養成攻略》才看《洛臨》。就時間點來說,應該要先看洛臨才對。不過兩部其實沒有太多糾葛,建議想看的人可以直接翻魔法養成。看完之後對其他故事有興趣再看洛臨。

鄙人就是這麼做的。(鞠躬)

只是這樣做有個風險,你真的很可能會看不下《洛臨》。
所以大家還是斟酌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