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政大社企月第三場演講20131220



心血來潮去聽了這場演講,主題是請現在台灣的社會企業創辦人來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身為社會企業家的理念。所謂的社會企業的理念在近代十分熱門,教科書上的定義我就不再贅述,簡單來說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的區別在於,後者往往以利益最大化做為經營主旨,而社會企業更多的是希望貼近民眾、貼近土地、自然,提倡永續發展以及公平正義。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不是嗎?

提到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bonsibility, CSR)是指企業面對社會環境所應抱持的倫理態度,其需要培養、保護、提升並促進社會的整體利益,這正是社會企業所必須要達到的。乍聽之下社會企業所要達到的似乎跟非營利組織沒什麼不同,但在經營上,社會企業雖然比不上一般企業,仍然比NPO要更富裕一點(起碼他們還是有營利),使用「營利」這個詞總覺得帶有某種程度的貶抑,但其實聽完這場演講,我會覺得比起NPO,政府應該要更重視社會企業的培育,畢竟社會企業大多能獨立營運,而NPO更多時候卻必須仰賴外界資源的挹注。

今天聽的演講中,農莊生機事業 (GRANGE Taiwan)的創辦人許先生說的話讓我蠻印象深刻的,他說曾在一次演講中,有位民眾跟他說「哇!你們做天然的東西還能做得這麼好,真的好偉大喔!」大家發現這句話吊詭的地方了嗎?許先生認為商品「天然」本來就是一件產品最應該注重的事情,自古到今皆然,今天自己不過是將商品回歸最初,就贏來一句「好偉大」。這是不是代表我們早就被那些化學添加的各種商品所馴化了?以至於現在看到一點天然的東西都顯得非常了不起,這其實是需要我們去深思的。

許先生提到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認為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其實和他們對農民的期望是相互矛盾的,這造成了今日扭曲的商品型態。舉例來說,一串漂亮的香蕉跟一串很醜的香蕉放在眼前,若是價錢相同,你會選擇哪一串?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漂亮的香蕉,連我也不例外,但是水果為了要「漂亮」,就得要噴農藥,那麼汙染到底是誰造成的?是農民,還是我們這些消費者?很多都市的學者總是義正辭嚴地要求農民不要汙染土地、不要過度開發,但是卻不曾設身處地地思考,這些農民為什麼要「汙染」土地,為什麼要開發山坡,很多時候正是因為生活困苦而不得不然。那你要人家怎麼辦?

許先生認為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的最大不同在於利益結構的差別,一般企業追求利益極大化;而在他認為社會企業追求的是和自然的和平共存(當然這和許先生從事農業加值有關,若是其它的社會企業,追求的當然有所不同),取之於土地,返之於土地,當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獲許利潤時,也要能夠回饋到土地之中。我很欣賞農莊生機的一點是,他們成功讓螢火蟲回來了。這真的非常了不起,也證明這個企業並不是說說而已。螢火蟲是對環境要求很高的物種,若是整個環境不夠乾淨,稍有一些汙點,牠們可能都不會出現。而農莊生機竟然能讓牠們重新出現,甚至到了可以舉辦螢火蟲節的地步,我覺得這真的是讓人非常敬佩的事情,也非常讓人推崇。

雖然許先生強調他不是來賣產品的,但他有讓我們試用他們公司出產的精油,據說擦下去之後兩個小時完全都不會睡著。本來我是蠻懷疑的,不過演講一開始的疲憊的確在擦了精油之後削減許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但衝著這個精油似乎真的有某種程度的功用,我真的對這間企業的產品感到非常有興趣,忍不住都要下訂單了!

以下附上本次演講的社會企業資訊:
農莊生機事業 (GRANGE Taiwan)http://www.grange.com.tw/
(採用自然農法的方式種植香草園,以全天然、無汙染的做法將產品加值,賦予現代農業更高的產值,同時也幫助附近的農民發展技術,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發展出來,以和土地、自然共存為主要宗旨)

(買一雙鞋就捐一雙鞋給需要的地區,BRLink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愛心的傳遞,他們幫助的國家有很多,包括尼泊爾、印度、柬埔寨,在台灣本地也有許多地方的小朋友受到幫助喔!)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參觀,瞭解一下這些社會企業的創立宗旨,比起一般的黑心企業,這些社會企業更需要我們的贊助與支持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