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新唐遺玉》讀後有感



很少看到這麼長篇幅的言情小說,實在是過癮至極!

        不難理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這部小說,劇情走向雖然不夠新穎,但勝在細節創新、描寫細膩,人物刻劃生動活潑、有圓有扁。整體而論,我認為這部小說無論是劇情、文筆、情感都是上品,適合推薦予人。

        不過……每次看評論,最討厭的就是這個「不過」。但我還是要說,這部作品若說觀看過程所得的分數能有九分,看完之後卻只剩六分。並非是劇情不好──儘管穿越小說最終十有八九是男主帝王結局,我也因為作者不過強調隱約的歷史走向而以為最後會走向悲劇(結果卻沒有,實在是既失望又鬆了口氣),這樣的結局其實並無不妥,中規中矩,令人挑不出錯,也絲毫沒有出於意料之外,只是全篇劇情停在此處,實在令人煩悶。

        「全劇終」一辭停留在公主與王子結婚過著幸福圓滿的生活,童話式的結局實在太讓人揪心了!停在這裡太不對了!難道是因為小說連載的緣故導致作者忘記自己曾經寫過什麼?因而不能對這些伏筆負責?

貫串全文很重要的一個組織「紅莊」,全篇文不斷圍繞著紅莊的所作所為,甚至女主自己就處在漩渦的中心,作者卻未針對紅莊而有詳盡的描寫,只大概描繪出輪廓,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故事遠不到結束的時候,既然全篇都講了紅莊,為什麼作者卻不好好把這部分的故事寫完呢?尤其小說最後還提到盧智前往紅莊,這麼重要的人物事件,居然沒能給讀者解惑!除非作者你是打算寫第二部,否則實在對不起這部作品。

我說的話有點重,但實在難以忍受難得一見的好作品居然草草了結。

除了紅莊之後,我對本部劇情最怨念的還有一點──「首尾呼應」。當初覺得《新唐遺玉》這部作品能吸引我注意,無外乎是對「親情」描寫的強調。目前看了許多作品都有這種缺點,開頭所有的點子非常有趣,引人入勝,劇情到了最後卻變調,開頭那些吸引人的點子,往往無法堅持到最後。譬如《知味記》是部女主愛吃愛做菜的作品,可惜最後卻棄了這條路,走上王公將相之途。譬如本作,女主重視親情,將親情視為最上,但最後劇情卻停留在一個男人身上。當然言情小說如此走向無可厚非,但我還是希望它能另闢蹊徑,若真如此,想必這部作品會成為我的上上之選。既然開頭是以盧氏母子為始,作者實應在結尾添上四人相聚的情節,畢竟這不是女主最大的心願嗎?好不容易李泰登基,盧智卻遠走紅莊,反使他們母子無法相聚,你的伏筆不能好好挑出來嗎作者!(痛心疾首)

再說,若穿越小說是完全架空的歷史也就罷了。但本部作品作者分明強調歷史軌跡得不可違抗性,最後面也提到武則天的出現,但男主橫空出世肯定對歷史造成影響,這個影響卻沒有點出來,實在可惜。予以為若能將歷史巨輪的可怕深刻描寫,這部作品將會更有層次與深度。譬如《步步驚心》,雖然我只看過電視劇,但對於女主角企圖反抗歷史,最後反遭歷史輾過的情節實在印象深刻。儘管是悲劇,但它留下的是非常濃重的一抹色彩。

第三,若劇情到此結束也就罷了,偏偏作者不甘寂寞,寫了番外。相信很多人看完正劇都覺得不夠不夠心癢癢,於是到處找同人、找番外,企圖填補內心的空虛。所以作者寫了番外。但予以為所謂番外,應該是游離於正劇以外,不對劇情造成影響的短篇。顯然作者未能做到,他在番外加入了新的劇情!而且寫得突如其來,莫名其妙。《失明計》一文,既是計,想必有詐,無論女主有沒有失明,她的用心昭然若揭,但這篇番外卻承襲了虎頭蛇尾的毛病,作者你能不能再說清楚點呢?算我求你了吧!

除了上述這些,還有許多伏筆都沒能提到,使得這部作品不夠圓滿,細想之下實在可惜,故而提出。愛之失,責之切,好久沒看到一部好作品,我真心希望作者能把上述的劇情都補齊了,讓情節更深更有層次。若說劇情描寫最到位,最讓人沒有遺憾之感的,當屬《魔法活船》系列。想我當初看到最後一冊最終戰役結束時,一直以為還會出現緊張刺激的情節,結果沒有!在還有「半本」小說厚度的時候,作者竟將最後的篇幅全放在各種角色的後續故事!這個作法當真為我開啟了一扇大門──原來也有這種處理結局的方式。當時看完《魔法活船》時,我的的確確有了饜足之感,從來沒有吃得這麼滿足過。若說《魔法活船》是一場從前菜、主菜到甜點飲料都有的筵席,《新唐遺玉》給我的感覺就像少了甜點飲料,讓人撓心,恨不得把作者抓到眼前逼著他寫下去!只盼作者有心,能夠回頭看看,把這部作品補足,如此再無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